传统养殖向智慧养殖的转变,换种“羊”法

对于生活在大草原的人们来说,养殖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计解决方式。由于时代的发展,对于这些牛羊的养殖,市场需求量扩大了,而草原的恢复能力都是有限的。要是盲目扩大养殖的范围,无疑是对生态的一种伤害,同时牛羊的吃的草等天然饲料也会逐渐减少。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。那么对于游牧的人民来说,该怎么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呢?

       20世纪80年代初,畜草双承包责任制开始陆续在牧区实施,按照与农业相同的思路,草地、原属集体的牲畜也承包到户。每户承包到的草场以千亩为单位,刘晓华家就分到了2000亩草场。尽管听起来惊人,但草地的承载量有限:养活一只羊需要15亩左右的草场,一只牛则需要上百亩。牛羊需要两种草场,一种用于日常放牧,一种叫作“打草场”,唿伦贝尔冬季漫长,从9月到第二年5月,都无法放牧。8月开始,牧民会将打草场上的草收割回来,供牛羊过冬。但是20世纪90年代,由于工业化迅速发展以及人口增多,住房用地、农业用地、工业用地不断侵蚀草原,牲畜量出现过载问题,草地质量日益下降。尽管进入21世纪,国家开始实施退耕还草政策,并画定了大片禁牧区、生态保护区。但对于承包了草场的牧民来说,放牧局限在自家草场内,常年没有休养时间,退化问题仍然存在。2010年前后,接连几年大旱,打草场的草远不够牲畜过冬,买草成了巨额开销。一头牛一个冬天要吃15圆捆草,旱情严重时,一圆捆草能卖到300元。国家发放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不足以应付,很多牧民需要卖掉部分牲畜买草,为此贷款的也大有人在。


传统养殖向智慧养殖的转变,换种“羊”法

       草原能承载的牲畜有限,要实现增产,既需要提高牲畜的质量,也需要提高草的质量。高科技的发展对于发展现代畜牧业很重要。提高牲畜的质量,主要是引进优质肉羊品种,将本地羊的适用性和引进羊的产肉性能结合,进行配套系杂交生产,同时要提高繁殖成活率。经过几年来的养殖,联合社已经有改良的基础母羊3500多只。人工种草的技术也在不断试验。有些地方还通过调动生产力的方式就是建立合作社,首先是节省人力,每个村子推选一户公认的放牧能手就可以完成放牧工作。其次节省成本,合作社重新合理规划草库、棚舍、机井、农机具等设施设备的布局,提高利用率。牲畜业要形成规模,才有盈利的空间,集群化发展才能打造品牌优势,更有条件与龙头企业合作,打开销路。在抗灾方面,合作社通过上保险,比单个牧民的抗灾能力大大提高。


传统养殖向智慧养殖的转变,换种“羊”法

       对于草原的养殖方式,我们除了要匹配市场的需求量外,更要重视的就是生态的问题。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了,要向智慧养殖转变,要配合生态环境的发展来计划养殖的方式。只有生态环境变好了,我们才有长期的发展。

本文来源于自互联网,不代表n5网立场,侵删。发布者:N5网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n5w.com/323915.html

(0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N5网编辑N5网编辑网络小白
上一篇 2020年8月10日 13:21
下一篇 2020年8月10日 13:21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
电话: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公众号